首页国考资讯 正文

国考行测高分技巧(公考在即分享行测考70+的经验技巧)

2023-11-28 179 0条评论

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150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  此文写予行测难以上70分的小伙伴们,希望能对备考的你们有点启发。考70+甚至80+的大神们可以就此止步了。

  国考行测高分技巧(公考在即分享行测考70+的经验技巧)

  先说说我当初考公的情况。我是工作几年后才考的,公考只考了一次,虽说考试经验有限,73分的水平也比不上各路大神,但最终行测的成绩比刚考完在各机构APP上估分的成绩高了8分,说明在一些与机构答案不一致的争议题上,我的答案应该是正确的。

  而接下来分享的是,在备考和应试过程中,我的一些经验技巧。由于时间跨度不小,相当于重新再回顾一次,想起什么就写什么,思虑不周的地方,还请各位提出。(全文篇幅较长,分为应试、备考、各考点笔记三部分)

  一、一定要坚决把握行测应试的核心: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做对最多的题,拿最高的分。

  能看到这里,说明你我皆是普通人,没办法在现行的考试时间内认真做完所有的题,那么就要有所取舍。在时间安排上,取己所长,舍己所短。

  我是重言语理解与表达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,力争正确率至少达80%;其次是数量关系,最后才是常识判断。

  下面是我的做题顺序:(以2021年广西区考为例——题量:115题,考试时长:120分钟)

  1st 常识判断(15题):考试开始后快速浏览题目+选答案,不会的题选择第一眼看着最顺眼的答案,别犹豫。这个题型看第一眼会就是会,不会就是不会,多想无益,别浪费时间。

  2nd 言语理解与表达(35题):以最快的速度认真做题,平均用时控制在1分钟以内。一道题用了60s~90s还没推断出来,果断做个标记,选择最顺眼的那个,后面有时间再返回来细看。(但通常没时间)

  3rd 数量关系(10题):对于数学一般的人来说,数学题有个魔力,就是一旦沉浸在计算里,就会不知今夕是何夕,明知道花费时间过长了,还妄想自己再坚持算一下就能算出正确答案,导致最后的题目来不及做完。我备考时花在数量关系上的时间很少,以防万一,选择了先直接跳过去做后面的题型。

  4th 判断推理(40题):跟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一样,注意控制时间,也是平均用时一分钟以内。

  5th 资料分析(15题):做到这里,我的安全时间线是离考试时间剩余35分钟,这样才不会因为时间太紧张而找错数算错答案。如果没办法剩余这么多时间,就专心算各小节的前4题,最后一题先做好标记空着,做完后再返回来推断。

  6th 数量关系(10题):最后剩余时间做数量关系,先快速过一遍所有题目,至少有4题是肉眼可见的简单,直接就能算出答案,这4题一定要拿下,其他的有时间就做,没时间的话就选B、C其中一个,看个人喜好。

  做题顺序和重点因人而异,但不管你是理科强项还是文科强项,记住,我们的目标是多拿分,在备考的时候短板一定要尽力补足。

  二、备考要记住: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错题是宝藏,查漏补缺、“纠正思维”别偷懒

  个人认为,笔记一定是要有的,毕竟每天大脑要记的东西太多,很容易遗忘,而把重点记在纸上,就能经常翻阅,重复记忆,还能随时补充之前遗漏的内容。

  但笔记不是一开始备考就做的,那样既抓不住重点又浪费时间。最好是先做一套真题,知道公考试题是什么样的;然后通读一遍教材,对考点有个初步认识;再细读一次,这时你基本上对考试重点有了一定的体会,就可以提炼出来开始做笔记了。做笔记是个深入记忆的过程,但做完可不算完结了,后面还需要不断地查漏补缺。比如这样:

  错题是宝藏,查漏补缺、“纠正思维”别偷懒。相比很多备考的小伙伴,我很少在APP上刷题,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尽力领悟、吃透考点上。平时刷题以掐时间做真题为主,既能做题巩固,又能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掌控能力。然后花时间研究错题,看完解析再反问自己,这题考了哪个考点、自己掌握了没有。没掌握的话赶紧翻笔记和教材,该补的补;掌握了的话这题为什么会错,是哪里设陷阱了,还是惯性思维不能用,这类型的题目的考查重点和解题逻辑是什么。如果是惯性思维不能用,那就要“纠正思维”,相信做过行测真题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,这里之所以加了引号,是因为游戏都有规则,考试也一样,我们不一定认可该题的解题思维,但要想拿分,只能按照规则来,别无他法。

  切记,不要盲目刷题!没有说三遍,但也极其重要。光是刷题不纠错不反思的话,对的永远是掌握了的考点,错的永远是没掌握的那些考点。备考不易,尽量不要在考场上赌运气。

  三、根据考点做笔记,翻阅起来更省心

  老实说,写到这里我也蛮累了,看到这的你们估计也累。这部分,我就少写点文字,以图为主了。我的笔记也不见得是好的,字也不好看,但如果能对你们有点启发,目的也就达到了。(前方多图预警)

  (一)常识判断:私以为常识都靠平时积累,备考的投入产出比不大,只是碎片时间看看,没花太多时间,也就没做笔记。

  (二)言语理解与表达:

  (三)数量关系:没专门做笔记。

  (四)判断推理:

  (五)资料分析:我很悲催地发现,之前没有拍这部分的照片,而笔记本原件目前在正努力考公的小伙伴手上。等他考上把笔记本还我了,再更新这部分吧......

  以上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~

  原创不易,未经同意,请勿转载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本文作者:mozhu 网址:https://www.byhwxt.cn/zyks/post/59.html 发布于 2023-11-28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